编者按
万里丹山路,新燕初长成。百廿北大,在燕园学子的心中,是一塔湖图、庭院深深,也是书声朗朗、家国风骨……与燕园相识、相知、相惜,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冬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公众号特推出“我的北大体验”主题栏目,邀请新老北大人,为你讲述他们在燕园的故事。
寇 雨 婷
毕业高中:
海南中学
年级院系:
2014级光华管理学院
一晃已在这个园子里呆了三年半。还记得初来乍到时的我,懵懵懂懂,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热情和好奇。在教授导师们的谆谆教诲、亲切和蔼的师兄师姐的经验传授、形影不离的好友的亲密陪伴下,我的北大生活过的有滋有味,静能潜心学术聆听大师和学生之间的博弈论道,动能变身导演成立视频工作室为大家记录欢声笑语。虽无惊天动地的成就,却有三五好友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真挚队友熬夜奋斗度过难关的陪伴,有瑟瑟寒风中排票只为一览“十佳”歌手、“剧星”风采,更有一份眉语目笑的爱情。我有很多很多理由喜欢北大,而让我爱上她的理由只有一个:在这里,我慢慢找寻到我想去何方。
其实北大的种子早在初二的时候就种下了。那年海中初中部带团赴上海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MUN),我作为日本代表一同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提出我们的解决议案。当时的我所知甚浅,但有幸遇见了当时北大大三的模联主席。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着何为“次贷危机”,和我们分享他对世界经济的看法,他那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样子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小小的“北大人”的种子,我也想成为一个向他一样对世界有责任意识的新世纪青年。来到北大光华的第一个寒假,我参与了光华学生会国际合作部的“日本交流访学团”组织活动,并随团一同参访了日本大学、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第一次亲身体验了我所学知识如何在现实中运作。在日本访学中,我还去拜访了那个师兄,时隔5年,当年那个小小的“日本代表”也进了北大,也希望走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北大光华的资源真的很丰富,在每年的“光华新年论坛”上,我们能看到商业、政界、学界各抒己见,谈谈对当下热点的看法;人人都有海外交流机会,能奔赴世界各地开阔眼界收获自己的感悟;北大的通选课培养体系非常完善,作为一所传承百年的综合大学,有着浓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学科积累,能为我们在六大学部开设上百门精彩的课程,让文中有理,理中有文……最最感动的是,所有北大人都对这个园子充满感情,无论毕业多久的师兄师姐,都愿意无私地指点我们后辈,带着我们成长。
在伯克利大学交换时拍摄
作为光华学生,我也在不断思考我未来的方向,就业or学术?经济or金融?我在选择方向的时候迷茫了很久,也感谢身边给我机会体验每条道路的前辈们。大二的时候,我的导师让我去听每周的金融学术会议,任课教授也开始带我做研究,师兄师姐们每周自发组成的学术研讨会互相分享paper阅读的心得体会,“学术之星”项目也给了自己做研究的机会和平台。哈佛商学院的金融暑期助研也让我对学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也开始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渐渐知道该往何处。身边的朋友开始实习工作,分享各自心得的同时也互相帮衬。我在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对市场的关注对时事热点的追踪,实习中的研究完美地和我哈佛暑研的课题重合,也和我的研究兴趣重合,我似乎渐渐找到了我想走的路。回头看看,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北大带给我的,和北大里那最美的人,最美的经历都分不开。
哈佛商学院图书馆随手拍
最后在园子里的半年,还有好多好多事没来得及做:去听听最火的“三宝”课,去选一些有趣且挑战的课,去图书馆里再借一本书,去未名湖上再滑一次冰,去社团里再举行一次轰趴,去燕南园再喂一次猫,去静园再看一次月食,去宿舍楼下再惊吓一次依依惜别的情侣们……北大最美的在于,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最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作者:寇雨婷
供稿:北京大学海南招生组
美编:安桂沁
编辑:王冠之